Quantel Pablo 使《阿凡达》如此完美
2009年12月10日,美国西海岸的后期制作巨头Modern VideoFilm完成了其为好莱坞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最新3D立体影像大片Avatar(中文翻译为<<阿凡达>>)的收尾工作,无论是电影片花还是其宣传片都是通过了Modern VideoFilm各个环节的审核。整个制作流程包括三台Quantel Pablo 3D立体影像制作系统,运用Pablo系统完成了3D DI母版制作和立体影像效果的矫正、调节与修饰,以及影片的立体影像对白唱词制作。
于2009年12月18日在美国上映的Avatar是一部融合了活生生的立体影像实拍及三维CG动画制作的票房巨作,其中75%的镜头采用了视觉特效制作。
“没有Quantel Pablo,我们完全不可能完成这部立体影片的制作。”
Avatar 将在世界范围内以三种不同的屏幕比例同时上映2D平面影像和3D立体影像版本。为了完成影片巨大的多版本制作工作量,Modern VideoFilm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后期制作生产流程——所有的镜头首先被采集进中央核心存储系统;然后素材被读取到Quantel Pablo系统利用其“所见即所得”的实时立体制作工具对每个镜头画面的立体效果进行修饰和调整;之后利用Quantel Pablo根据初编进行立体母版套片编辑,并进行立体母版精细实时编辑;再下来利用Quantel Pablo完成母版的调色和和细节的修缮;最后完成立体影像对白唱词制作。
曾执导《泰坦尼克》创造35亿美元票房神话的好莱坞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对立体影像电影创作充满了激情,从2007年9月Quantel推出全球第一套立体影像在线制作系统以来,詹姆斯已经拍摄了多部立体电影。曾完成过詹姆斯.卡梅隆另一部立体3D影片《深海幽灵》 后期制作工作的Modern VideoFilm的Roger Berger,此次在Avatar中担任制作总监,他表示:“我们的三台Pablo在过去的6个月里7x24小时夜以继日地运作着,在最后的数月中,我们还有非常大的工作是要在电影推广活动前完成宣传片的制作,所有这些也都是在Quantel Pablo上完成的,每片长度都在10到20分钟,我们在完成电影制作工作的同时要完成它们,我们需要与詹姆斯.卡梅隆导演不断地探讨完成各种不同的版本。每一台Pablo系统上都在线运行着难以想象的12000个以上的剪接片断,三台机器从始至终都及其完美地工作着。 由于这是个复杂的制作项目,整个电影经历了制作人员的无数次修改。”Berger补充说:“Quantel技术支持人员在这里与我们一起工作,给予了我们非常强大的支持。”
3D立体影像字幕是件非常复杂的工作,因为字幕必须摆在一个非常合适的位置而一定不能与影片中的3D内容相冲突。Quantel Pablo的所见即所得的实时立体3D工具可以使立体影像字幕在制作过程中即可看到并根据空间位置摆设。Berger正沉浸于他所创作的3D立体效果之中。Berger最后表示:“我无法想象如果没有Quantel Pablo的实时立体功能及创作灵活性,我们将如何完成这部片子。”
Modern VioeoFilm的Mark Smirnoff总裁总结说:“所有Modern VideoFilm的人都为能够将这么高质量的影片提供给广大的观众而感到自豪。所有这些来自于我们拥有非常强大的制作设备,同时我们拥有非常精干的制作团队,Modern VideoFilm幸运地拥有了这两者。在整个后期制作的过程中,Pablo是至关重要的角色,如果没有它,我们不可能完成这部立体影片的制作。”
关于Quantel的立体影像技术
Quantel从2007年IBC推出立体影像后期制作系统以来,受到电影和后期制作行业用户的热切关注与应用,包括立体剪辑、立体特效、立体调色、立体字幕等项技术,真正做到“立体所见即所得”,导演可以把控立体影像视觉效果的每一个细节,美国洛杉矶Modern VideoFilm、FOTOKEM等公司采用Quantel最新技术制作的一系列立体影片受到用户的追捧。
2008年NAB,Quantel与SONY共同推出同步立体采集和单一录像带立体记录解决方案;2008年IBC,Quantel将立体制作技术推进到自己的sQ制播一体网络系统,并集成了合作伙伴3ality的立体拍摄云台支架等产品,为电视台推出了从演播室节目收录、制作、包装到播出的全套立体影像制播网络方案,可以满足HD立体影像节目直播、准直播、录播的各种需求。这一技术突破,使得立体影像高清电视广播指日可待。 #p#page_title#e#
Quantel一直在领跑立体影像技术的运用推广,无论是高端电影制作市场、高清后期制作市场还是呼之欲出的高清立体电视广播市场,Quantel都推出了全套的立体解决方案,系统实现了完全兼容,通过软件版本升级,就可实现从标清到高清再到立体的平滑过渡,充分保证了用户的投资和未来的技术储备,使得新技术的推广成为现实。